我很愛吃沙拉,馬鈴薯沙拉是童年開始就有的回憶
我的部落格還沒開始寫星巴克系列文章<連結>之前,點閱率最高的就屬<這篇2007年寫的簡易馬鈴薯沙拉>。當時很臨時起意邊寫邊拍照,拍完就順手寫成一篇文章,現在回頭檢查,當時還少了我心目中經典的火腿這一味。
小學以前的幼年時期阿爹在一家小西餐廳工作,當時全家就寄居在餐廳旁破舊的小平房裡,西餐廳的老板娘待我家算友善,西餐廳午後休息備餐時段還沒上幼稚園的我就會去餐廳找阿爹。印象最深的排餐是牛排套餐,從前菜的熱呼呼奶油小餐包、沙拉、玉米濃湯,到每個客人拎著大白餐布等著服務生端上鐵盤牛排淋著黑胡椒或是蘑菇醬汁,最後是甜點焦糖布丁<這裡有長大後自製的版本>到飲料,通常是咖啡或紅茶,這個記憶深深的烙印在我腦海中,一直到上小學家裡買了中山區的房子搬離西餐廳旁巷子裡像違章建築的小木屋時,我自己已經可以乖乖坐在餐廳哩,安分的吃完一整套排餐。
而這些飲食回憶,在那時的將來也就是現在正在進行的人生,無一不影響我。像是甜點,焦糖布丁和泡芙以及冰淇淋都是我最優先的選擇。五分熟的牛排和要有令人吃光的配菜也不容錯過。甚至連餐後飲料,在小時候也深受影響,當時飲料有柳橙汁和紅茶以及咖啡,不過身為廚師的阿爹總是告訴我最好喝的就是咖啡(餐廳用塞風壺和很好的豆子),儘管我擁有選擇食物的自主權,但未來總是不由自主的選擇咖啡,尤其是在吃任何排餐之後。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沙拉了,當時的沙拉淺碟上有幾片美生菜和一球冰涼的馬鈴薯泥! 後來才知道這豐富滋味的馬鈴薯泥就是馬鈴薯沙拉。學前還在西餐廳玩耍的幾個午後,老闆娘會把馬鈴薯、紅蘿蔔、雞蛋燙熟,我和妹妹以及疼愛我們有加的員工阿姨們就趁熱處理這些食材,一邊逗著我和妹妹。(註:只是幫忙撥蛋殼,午後休息餐廳都沒有客人,廚師們和內場的人會在有冷氣的餐廳裡打盹)
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切不復存在。不過美好的滋味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以上回憶滿滿,以下才是製作的方式 :P
這道馬鈴薯沙拉,材料取得容易,口味也能依家人喜好調整。在製作的過程除了水煮需用火以外,其餘過程都可以讓小朋友參予,和家人一起相聚的時光無可取代,況且食物只要保持清潔(指不弄掉在地,掉在乾淨的餐桌、弄得滿手都是也都OK)
備料:馬鈴薯、紅蘿蔔、雞蛋、小黃瓜、火腿。
本次使用量:馬鈴薯四顆、紅蘿蔔一條半、雞蛋6顆、小黃瓜3條、火腿約150g
馬鈴薯這次用的是美國馬鈴薯,個頭較大
紅蘿蔔進口或省產的都很不錯
小黃瓜(去瓤) 每條約20~25cm,直徑約2.5~3cm
火腿這次買的是長方形的,面積約5.5X5.5cm 約用掉4cm的長度
沙拉醬約使用250~300g,另外白胡椒及鹽適量
以上食材都可以任意變化,像我的朋友不愛吃火腿,愛吃燻雞肉絲,或是醺熱狗丁。有時候我也會加洋蔥丁、甜玉米粒、芋頭丁、蘋果丁進去。但口味就看個人,像是洋蔥和蘋果我不會同時放,大概用用洋蔥+燻雞肉或是只額外加蘋果丁。
首先備一大鍋水,以前沒有不鏽鋼鍋,我都用乾淨的中華大炒鍋,水淹過食材。
我偷懶,把馬鈴薯、紅蘿蔔、雞蛋同時放入,中小火加蓋煮。
大概過12分鐘,雞蛋先撈起,要做馬鈴薯沙拉雞蛋要全熟。除非是額外擺盤。
(不過...說到雞蛋就想到禽流感 =口=)
接下來再過幾分鐘把紅蘿蔔撈起,最後馬鈴薯熟透起鍋。
起鍋前用筷子戳過這些根莖食材可以穿透就好啦。
但也不能煮過頭,太軟爛最後拌在一起時,食物就都爛糊糊的。
燙熟的紅蘿蔔要去皮,所以下鍋前記得外皮要洗乾淨。我不建議去皮或切丁後再燙,這樣會讓紅蘿蔔含水量太高,爛爛的口感不好。
趁熱對半切,不切到底,撥開時可以順利的剝皮,如照片所示。
馬鈴薯也是起鍋後趁熱剝皮,咻咻咻的就脫光了~ >////<
把所有食材都切丁,馬鈴薯稍稍大塊一點點約1.5~2公分見方,鬆軟的馬鈴薯拌過之後會解體成較小的塊狀。當然如果喜歡吃很大塊的馬鈴薯,切大點也是可以的。
馬鈴薯因品種不同,口感度也稍有差異,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再調整。
(玩耍時間~~~食物高塔)
我喜歡用大盆子和飯匙來作業
所有食材和胡椒、鹽稍微先拌勻後,再加入沙拉醬。
沙拉醬先加入所需的2/3份量
再依口味調整
有些人喜歡吃沙拉醬多一些
需要注意有放小黃瓜(去瓤)、沙拉醬太多會出水、過濕影響口感的情況。
所以如果要放隔夜,可以先調味重一些沙拉醬隔天要上桌(帶出門)時添加拌勻。
像這樣能清楚看到食材,且比較"堅挺"的馬鈴薯沙拉,我認為比較能展現裡面食材的口感。
如果放隔夜,或是沙拉醬失心瘋的放太多,或慰了增加醬的口感及整體份量,則會有點坍坍的樣子,而外觀也比較容易看的出來醬較多。
最後是我自己晚餐的版本
旁邊加上小黃瓜片、小番茄、生菜,以及能增添風味的胡桃。
其他堅果類如核桃、杏仁、腰果等亦可。
也來動手試試看吧: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