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刈包↑) 我家都叫這「虎咬豬」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我家傳統是要吃刈包與潤餅
每年的今天在我家的傳統就是要吃潤餅、掛包。農曆12月16日俗稱尾牙,阿娘總是用台語說「做牙」。而這一天之前,就要先上傳統市場採買,直到所有物料都準備好了,阿娘還是會忍不住提醒我們,外婆就是這樣年年準備著在阿娘童年幾乎只有包著豆芽、高麗菜的潤餅,和包裹著近乎肥膩的豬肉。
外婆在阿娘還不到四十就過世了,此後阿娘年年準備著兩次「作牙」要用的食材,中午包灑了很多花生糖粉潤餅,和有著軟爛不膩的三層肉的掛包給外公吃,晚上等我們父女三人下班放學再不厭其煩地弄一次。去年是這些年來唯一沒有「做牙」(吃掛包、潤餅)的一次,因為外公當時病危,不到十日後便撒手人寰。我們過了一個黑色的年。
前兩天,爹娘先至傳統批發市場採買,然後確認該滷的三層肉醃製的入味、銀芽也由一大袋豆芽掐頭去尾的弄了個把小時才完成。大黃豆乾片過、炒乾,蛋皮厚煎後切,高麗菜和紅蘿蔔絲調味炒了還要瀝乾,叉燒、香菜、刈包麵皮,還有潤餅皮(天殺竟然要240元,當天去還看得到不能買! 對,要先訂)
所有的「道具」都準備好了之後,聞香而來的朋友們也躍躍欲試地開始包潤餅。一開始大伙非常貪心想要把所有的食料通通包進直徑只有18cm的潤餅皮中,後來兵敗如山倒,食料們如洪水般從潤餅皮中破蛹而出...
阿爹看不下去,親自出馬來教大家如何包一個潤餅!
(可惡! 我家上傳到youtube總是傳到一半就斷掉><)
包潤餅先鋪一層花生粉,接著依序擺上黃豆乾、蛋皮絲,然後是較為溼潤的紅蘿蔔炒高麗菜、豆芽菜、芹菜木耳,接下來叉燒和甜辣醬(其實有時候我們是用海山醬或肉粽醬,看當時想要的口味),最後加了青蒜絲及香菜。來我家吃東西的阿姨、太太、小姐們沒吃個兩捲是不罷休的,雖然份量真的很驚人!
潤餅包起來拍照比較沒有成就感,因為通通都被包在裡面啦
只能臆測包起來之前像小山一樣的食物
還有,別忘了刈包
這是沒放上肉前撲上花生粉、酸菜的樣子
另外,我想把這次的菜色做成明信片!
尾牙是什麼?
尾牙又稱「尾禡」或「美禡」。在華人傳統上,是一年裏最後一次祭拜土地神的日子。作牙」,又稱「牙祭」、「作禡」,是指傳統中,每月兩次的土地神祭祀活動。民間認為,土地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故在舊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大多會作牙,主要以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初二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作牙」,稱為「頭牙」,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而古代中國商家「作牙」完,總會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給店員食用,俗稱「打牙祭」。
尾牙祭祀土地神的時間,多選在舊曆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開始祭拜,拜土地神時,供桌慣設於土地公神位前。另外有人會拜地基主,所以供桌得另外再設於門口,或後門、廚房處。拜土地神的供品可備肉類食品(普通三牲:雞、豬肉、魚)、四果(番茄與番石榴之外的四樣水果),應節的供品,與頭牙時同樣都是「潤餅」,以潤餅皮包豆芽菜、紅蘿蔔、筍絲、豆乾絲、肉絲、香菜,再裹上花生粉等,即成潤餅。
(此段文字取自「維基百科-尾牙、作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BE%E7%89%99&variant=zh-tw
關鍵字: 潤餅 尾牙 作牙 刈包 台灣小吃 傳統 家人 掛包 明信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