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媽媽親手包的粽子
忽忽粽子會@淡水-有河BOOK
329忽忽邀了一票人到有河BOOK,品嚐忽媽媽做的粽子。以前我是挺不愛粽子的,總覺得一團飯黏呼呼的塞在葉子裡,到底有什麼好吃! 後來奶奶就病了,再也不會親自烹調那些我口中所謂「不想吃的年節食物」,兩年前奶奶過世,連問也問不到了。前陣子參加簡禎、黃照美新書座談「吃朋友」,現場黃女士做的發糕讓我吃得涕淚縱橫。想著好久沒有聞到鄉下燒柴大灶蒸出來的粽味,連忙寫信給忽忽說想要一同參與。
滿心期待著搭著捷運,來到陰灰灰的淡水,慢慢的沿著河岸走到位於二樓的有河book。雖然外頭冷又濕,一個人也不認識的我心裡其實很忐忑,但瞧瞧每個人怎麼都溫暖像個小太陽、笑盈盈的,接著在忽忽的熱情招呼下就開始了今天的粽子品嘗會。
(圖-豆沙白粽)
首先是形狀是長長的豆沙白粽,外頭是甜糯米包裹豆沙。雖然嘴巴上嚷著不愛甜糯米,和人分了半個吃,不同於外面的紅豆沙,滋味令人饞得很。幸好知道最後還有個豆沙鹼粽,才止住了滿腦猶豫要不要再吃一個的念頭。
甜甜的白糯米盈滿了粽葉的香氣,雖然接下來吃的另外兩種粽子也是由一樣的葉子綁的,不過鹹粽本身味道就很豐富、也比較重,豆沙鹼粽也有獨特的滋味,所以真正要說粽子飄香這種氛圍,得要這種嚐起來味道單純的粽子才能在蒸炊之間把葉子清爽香氣包覆其中。
(圖-古早味北部粽)
接下來登場的是鹹粽,也就是一般稱的北部粽,雖然我總是搞不清北部粽、南部粽的,受限場地的因素,試吃時粽子不夠熱,稍降低了口感。這種不包花生的鹹粽子是我喜歡的類型之一。糯米和紅蔥頭、香菇、拌炒,裡面有超大顆的蛋黃,鬆軟的栗子和自己滷的豬肉(這裡強調自己滷是因為,有回陪父母上批發市場,發現滷蛋、滷肉都有人整批賣給做生意的商家)。
這裡用了忽忽製作鹹粽的文字,看忽忽寫的製作過程,腦中就很有畫面
『 忽媽媽包的是北部粽,和南部粽最大的不同是後者是用煮的,口感黏糊,而北部粽的米是先蒸好,再均勻攪拌炸好的紅悤頭絲(立刻香味撲鼻啊),紅燒肉滷汁,與滷好的香菇絲、五花肉絲等料,跟著包進鴨蛋黃,肥瘦各半的紅燒肉,滷好的栗子及大朵香菇,然後拿去蒸,一般北部綜的米都是用炒的,之前忽媽媽也是,卻一直覺得油了點,所以這兩年都是用攪拌的,既能保持香味又可降低熱量... 』<按這裡看鹹粽-燒肉粽的故事>
(圖-豆沙鹼粽)
最後做為結尾的是豆沙鹼粽,也是甜的。這粽涼涼吃或冰得透點我覺得都不錯,邊打開粽葉的時候那葉子的香氣就邊散出來,在鹼粽吃特別明顯。連吃了三種粽子,但我特別愛這味。以往小時候在阿嬤家吃鹼粽是沒有包餡料的,鹼粽打開來淋上蜂蜜或沾紅糖(赤砂糖)、黑糖,軟QQ得口感和甜甜的滋味,在炎熱的午後是最美味的甜點。
豆沙白粽及軟Q的鹼粽都算是甜的,內餡都是紅豆沙,前者吃得到糯米口感,後者於我而言比較像”甜點”。忽忽家的豆沙都是不加豬油製作而成,這點顯得建康。豆沙綿密,完全吃不到"殼"。經過說明我才知道外頭賣的豆沙,除了添加豬油增加滑順的口感(芋泥也是),豆類本身有殼,但一般店家沒時間細細挑,所以都另外添加東西把殼化掉(大驚)。色澤上雖不若市售鮮豔有光澤,但相較之下忽忽家的豆沙就顯得很自然又令人安心。
豆沙的製作過程<香香挽沙女>,看到這麼費工做豆沙,就覺得手工食物真美好!!
貼心的忽忽怕我們一次三個粽子吃下肚,還來不及說好吃馬上就把肚皮撐破了,試吃的粽子是個頭較小的(照片拍起來比較份量較少),實際上賣的鹹粽一個有5兩重(一台斤有16兩)。
除此之外,忽忽還準備了酸梅給大家開胃、中場時間另外端來的川味泡菜原本是讓眾人嚐鮮換換口味,不料眾人一掃而空,強力要求忽忽將這種川味泡菜上架。
圖-四川泡菜
忽忽家把原本毫不起眼的白蘿蔔皮洗淨,和四季豆、蘿蔔莖(欸就是連著蘿蔔葉子的那一小段)、辣椒、小黃瓜(去籽),這些蔬菜一起調味,加了花椒添增很多香氣,紅紅的辣椒顏色鮮豔又不會太辣,分作兩盤的泡菜轉眼間就一掃而空。大夥吃不過癮,起鬨要忽忽把這款泡菜上架,讓大家解饞。再加上若要做食品網拍,泡菜這種相對於要加熱的家常菜確實較容易處理及保存。
原本對我而言都是陌生人的聚會,在食物的催化之下心就漸漸柔軟起來,雖名為粽子品嘗會,但更像朋友間的聚會,閒話家常、天南地北地聊,在遠離都市塵囂的河畔旁。
世外桃源原來近在咫尺。
(忽忽在中時BLOG)
豆沙白粽(NT$30)、古早味北部粽NT$50、豆沙鹼粽NT$25,
除了粽子還有很多家常菜(可宅配),另外推薦被大家發掘出來的好滋味-加了花椒的川味泡菜
別忘了,食物都是有故事的...
粽友會的友人食記:
留言列表